中国的陶瓷在世界上享誉盛名,蜚声国际。其中著名的有青花瓷、唐三彩。
而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石湾陶艺品,则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的艺术创作植根于民间,曾被称赞道:“妙手匠心巧出神,泥沙水火见奇珍。艺精品美石湾瓦,名甲四方天下闻。”石湾公仔就是石湾艺术陶瓷。
其产地是广东省佛山市的石湾镇u石湾制陶历史悠久,陶瓷产业十分发达。据石湾“河宕贝丘遗址”的考古证明,5000多年前就有当地居民开始制陶。它是在日用陶高度发展,商业流通活跃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
每件作品都充满着浑厚、粗矿、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石湾公仔上釉别具一格,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
它在技法上,塑造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明代以后,石湾公仔的生产进入鼎盛期,产品种类繁多,逐步分为人物、动物陶塑、器皿造型、园林陶艺及微塑五大类,成为独具岭南特色的工艺品。
《明诗综》有载:“石湾瓦,甲天下”,概括反映了当时石湾陶瓷生产的地位。
清代,石湾各式日用陶瓷品的大量生产及风格独特的陶塑瓦脊、园林用品、艺术人物、花鸟虫鱼等美术陶瓷,其陶瓷产品不仅畅销岭南,而且还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至东南亚各国。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键炼,石湾陶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和赞赏。
2006年“石湾公仔”被列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湾公仔历来都是由民窑生产,创作方式不受拘束,自成一格,且题材广泛,贴近民众生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一向以来,石湾公仔都被视为平民的艺术品,直到现在,石湾人的生活依然与陶瓷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日常所用各式器皿,到一般家居摆设,都离不开陶瓷。为了开创新路,有些陶艺家会创作一些新的题材,另外还会在传统石湾公仔的神髓中,加人一些新的元素,希望让陶艺发展有新的空间。这种传统民间艺术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而且在艺术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高。石湾公仔多以人物形象为主,人物雕塑是石湾陶艺中最常见、产量最大的品种。
除各种历史、神话传说和小说戏剧人物外,还有渔樵耕读等生活题材。这使得石湾陶成为人们乐于收藏的艺术品种。此外,鸟兽鱼虫也是石湾公仔中较常见的品种,题材分为现实和传说两大类,如,现实生活中的马、牛、羊等,传说里的龙、凤、饕餮、麒麟等,这些都极富传统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