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说大家都很熟悉的ZARA!之前流传过一句话,叫敢把店开在各个大牌旁边的,只有ZARA!ZARA作为快时尚品牌的鼻祖,地位是极高的!只不过因为一次优衣库事件,排在了优衣库后面!ZARA从设计一件款式,到上线到专柜开售,中间只需要九天时间,所以ZARA的款式永远都是保持最新最新的的,且价格很低!这是其优势所在!
不过,ZARA用的是一线的设计师,却用的是十八线的面料,所以款式虽好,质量堪忧!任何服装都分为经典基础款与时尚流行款!基础款没有过季这一说,而流行款则是很容易过季的!
所以,如果说是买流行款过一时瘾的话,我会选择ZARA,因为性价比高,过季了淘汰了也不心疼!但是如果是买经典基础款的话,打死都不买ZARA!因为基础款,不过季,自然就要追求质量更好的!
接下来说HM!其实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件事,就是老大与老二打架,最终消失的永远是老三!快时尚三巨头ZARA第一,优衣库第二,HM第三!但是因为优衣库的给力营销,已经跃升至第一位,ZARA依然保持自己的优势,而HM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但是HM的价格在三个品牌当中是最低的,所以,如果说淘一些穿一时的款式的时候,才会想到HM!
至于forever21,在我们国内开的店少之又少!我只在上海的步行街见过一次,我记得是开在新世界大丸百货的对面!里面的衣服的确是便宜的很!但是对于快时尚而言,要么就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才有存在感!要么就是做龙头老大或者老二!排在末端的,几乎是没人能够想的起来的!
曾经崛起,正在衰落
Forever21关了,曾经的中国快时尚行业都是国外品牌的天下,2018开始,李宁大热、海澜之家大热,国产品牌都有了非常惊人的提升。
相对的海外快销品牌的竞争力在逐渐下降。我们要了解快时尚品牌崛起的要素,便能分析出衰落的原因。快时尚虽然有:“快”和“时尚”两个元素,重要的还是“快”。这是一门供应链生意。
中国的服装供应链能力从进入WTO开始迅速提升,代工时代是制造供应链的提升、电商时代是销售供应链的提升而现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设计供应链也接近完成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H&M、ZARA、GAP营销各有妙招,前一段时间线下店漫天遍野,真正的核心能力还是供应链能力。
1+2,方案阶段
核心能力是人才,传统上一个设计师的价值能带起来一个品牌,一大群做设计的总有人能设计出来爆款。这是传统上只有大企业才能做到的。
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市场调研和设计基本是一个你抄我抄大家抄的时代,超高SKU怎么来的?肯定不是一堆专业设计师精雕细琢,无论是扒版、还是小改甚至亚像素级灵魂复制,既然进入了快时尚行业,设计必须工业化,本来毛利就低,设计必须提升效率、必须满足基本不出大错。方案阶段虽然目前都是人工去完成的:参加展会、店铺数据收集与调研、互相“借鉴”,而且是大量的人收集素材,快时尚起家的时候这已经是相当工业化的一个过程。传统品牌在这一阶段的供应链能力完全跟不上:人才培养需要时间。
3+4,生产阶段
核心能力是规模效应,传统上只有大品牌才能给到工厂足够的订单,只有大企业才能养得起打板师傅。
从一张设计图纸到大批量的出货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维设计转换为一件样衣,这是个传统老师傅的活儿,也是快时尚企业工业能力的体现。举个日常的例子,大家有时候会照着菜谱做菜,如果是1g盐、二两肉,这些都能搞定,熟能生巧之后味道差不离。但是“适量”、“少许”往往就会难倒很多人,得有相对专业厨艺的人才能在不断打磨中理解这些虚词。做衣服也一样:“袖子短点”、“领子深点”,解决方案只有大企业完成:高成本雇一些有经验的师傅,快速翻译设计语言与生产语言。
在批量生产中就更是这个问题了,工厂的产能一定需要规模来支撑,快时尚企业价格低、销量大、敢打折,传统意义上走的是高性价比模式,养活了一批工厂甚至是小作坊(比如ZARA)。高周转是很多合作企业愿意跟快时尚企业一起玩的重要因素。
5+6,销售阶段
快消的销售核心能力是数据运营能力,只有大企业才能有足够的数据支撑运营,你要是只有一个月几万块的流水,完全和数据运营不沾边。
快销产品高SKU数,价格定位又是海量客群,所以让客户快速找到感兴趣的款十分重要。不得不说这些快时尚的企业数据收集能力都非常之强,这在没有电商发达的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壁垒。老实说海外企业对于数据的敏感真心是领先国内品牌好几个身为,ERP不仅仅是生产工具更是数据收集终端,同时还有各类数据咨询机构为这些品牌商服务。
品牌定位——产品定位——消费偏好——销售结果,很早在线下体系形成了闭环,对于快时尚这种对SKU管理和库存管理要求高的行业来说,天生很能打。
所以我要来说说为什么快时尚最近几年不太灵,快时尚因为超强的供应链能力占领了传统服装的重要生态位,衰落也和全行业的供应链能力提升直接相关。今天快时尚行业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正在被很多竞争对手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