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实验报告
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李洪山说,中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口腔卫生方面的差距,做到1万人1名牙医,至少需要13万名牙医,而现在中国注册口腔医生只有6万人,因此还需要7万名牙科医生。李洪山是在出席世界牙盟2006年年会上做上述表示的。李洪山说,中华口腔医学会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人的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患病率高达97.6%,几乎人人都有牙病。而目前中国注册口腔医生只有近6万人,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发达国家是平均4000人左右一名牙科医生,有些国家如美国、日本是1000多人就有一名牙科医生,中国是平均2万多人才有一名口腔医师。因此加强牙科医生的培养,对于发展中国的口腔卫生事业具有特殊意义。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樊明文教授说,中国的口腔医学教育和研究近几年突飞猛进,情况令人鼓舞。但中国的口腔医学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譬如口腔医学院教育的管理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口腔医学院校。同时,必须加强口腔卫生方面的国际交流,进一步增加口腔医学教育和研究的预算,并努力调整当前的教育制度以顺应时代需要。
2. 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齐鲁医药学院:
口腔医学(专科,学制三年,可参加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核心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
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口腔医学专科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口腔疾病的患病率非常高,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问题,而且就诊率较低。截至2016 年底, 我国口腔执业(助理)医师为 16.72 万人,如果满足我国居民口腔治疗的需求,口腔医生的数量至少还需要增加 1 倍,口腔医学人才相对匮乏。本专业毕业生既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工作,也可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进行创业。
3.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表
在临床上测量体温的方法有三种:即体温表放在舌下测口腔的温度;放在腋下测量即腋温;插入肛门内叫做直肠测量法。测出来的体温采用摄氏度来表示,正常口腔的温度测量时间3分钟,值为36.3-37.度;腋窝的温度测量时间5分钟,值36-37度;肛温测量时间3分钟,值36.5-37.7度。正常人的体温一昼夜相差在1度以内。
4. 根据以往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口腔健康头号杀手—牙周炎
牙周炎是指累及牙齿周围支持组织(如牙龈、牙槽骨)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是口腔两大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国际公认的牙周炎发生的始动因子是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生物膜肉眼不易观察到,医生可通过特殊的菌斑染色剂显示出来,牙菌斑钙化后也可形成肉眼可见的牙结石。
(使用菌斑染色剂染色后)
牙周炎在我国的患病率极高,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55至64岁年龄组成年人的牙周健康率仅为5%。
如何进行牙周病的自检呢?
1. 牙龈炎症
牙龈出血是牙周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可以在晨起刷牙或咬硬物(如:啃苹果)时出现,炎症较重时也会有自发性出血的情况;有时患者也会觉得牙龈发痒、发胀,这都很有可能是牙龈发炎了。
2. 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
牙周病不仅影响牙龈组织,也会导致牙周周围的牙槽骨出现不可逆的吸收,牙槽骨一旦吸收牙齿的支持力量不足就会导致牙齿出现松动、移位甚至脱落;患者也会觉得牙齿间的缝隙变大,食物嵌塞明显,这些都是牙周炎可能会出现的症状。
3. 口腔异味、咀嚼无力、牙根外露等
如果您有以上任何一种症状,那么都需要进行专业的牙周检查了,牙周病初期的症状不明显,传统的“老掉牙不算病”认知也让很多人忽视自己的牙周健康状况,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预防攻略
牙菌斑生物膜是牙周炎的主要病因,因此牙周炎预防的根本在于牙菌斑生物膜的有效控制和及时清除。以下三点预防攻略请收好:
1.正确刷牙
目前普遍推荐使用巴氏(Bass)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可选择中等硬度或软毛牙刷进行清洁,刷头不宜过大。
2.学习使用牙线
即使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也只能去除70%左右的牙菌斑,另外30%的牙菌斑滞留于牙缝中,因此牙缝的清理也非常有必要。中华口腔医学会推荐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进行牙缝的清理。
3.定期洁牙 定期进行专业的牙周检查并洁牙可以及时清除掉牙面的牙石,减少牙菌斑附着。特别是如果已经患了牙周病,一定要去正规口腔医院或门诊进行治疗,及时控制牙周炎症。
5. 口腔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
2021年9月20日是第33个“全国爱牙日”。
今年的主题为“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记者今天(11日)从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主办的“全国爱牙日多城联动”宣传活动上了解到,目前,我国5岁儿童平均有4颗龋齿,建议儿童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4、5、12、15岁青少年儿童的平均龋齿数分别为2颗(2.3)、3颗(3.4)、4颗(4.2)、1颗(0.86)、1颗(1.2)。
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建议采用“圆弧刷牙法”;合理饮食,进食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建议为6-8岁儿童进行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11-13岁进行第二次恒磨牙窝沟封闭;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半年进行一次涂氟等,均可有效预防儿童青少年龋齿。此外,建议儿童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口腔健康状况。
6. 口腔情况调查实验报告
馒头中的淀粉通过口腔中牙齿的拒绝,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其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初步转化为麦芽糖
7.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实验报告总结
儿童口腔疾病防治是口腔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有五种,分别是龋病、牙髓病和根周疾病、牙周组织疾病和口腔黏膜疾病、牙齿外伤和牙齿发育异常。近年来,我国儿童口腔疾病患病率越来越高,其中龋病和牙周疾病成为我国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
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关于口腔医疗领域的利好政策,着重强调居民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大力推动口腔服务行业的发展进程。2019年1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中提出,要不断深入推进“三减三健”健康口腔行动,保护民众口腔健康。随着该项方案的逐步实施,中国口腔疾病就诊患者数量不断增长,进而带动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发展到2019年,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95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千亿规模。而儿童口腔医疗作为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的一个细分领域,再加上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我国儿童口腔市场在近年来逐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