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齐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是它的变格性,在齐国的历史上,大的变革有三次。齐文化不墨守成规,而是尚变道的。这点在对周以前的文化考古中就有反映,至太公封齐,则因任风俗,尊贤尚功,变中求进,形成不拘于传统的意识。可惜西周时这方面的资料难以详考。桓、管以后,齐国的变革一波接一波,在盛衰不常中求发展,直到灭亡也还基本上是个领衔的大国。我们要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得不断变革,再难也得变。让历史为现实服务,研究一下齐文化,会得到不少启发和感悟。
第二是它的自主性。我们说齐文化主变、开放,但它的自主性始终不变。晏子讲以礼治国,倡节俭力行。不过晏子相齐的骨子里头,还是把辅之以弹性外交的立功强国放在第一位,所以他依然摒弃孔子一类的大儒,不用繁琐的儒学移风易俗。然齐文化最终还是接受“周礼”,自孟子之后儒学大面积侵入齐学就是证据。只是儒学东传之后便齐化了,同时齐学本身仍保持着固有的重法传统,以致荀子的学术儒法并重,甚至百家兼包,弄得后人不好给他划流派。其实他就是兼收并蓄的齐学的总代表。稷下学术的主导势力一度是道法家(黄老之学),兵学、阴阳学皆一枝独秀,还有其他诸多流派,几乎都是齐化的。“变”不等于失去自己。在今日世界潮流中展望中国文化的发展,回头看看齐文化的历史踪迹会给予今人许多宝贵的启迪。
第三是它的开放性。齐文化的变革并不仅靠内部挖潜,因为它地处偏远,底子薄,框框少,因此接受外来文化的能力强,变化也快。例如胶莱平原一带的龙山文化水平颇高,可能就是受动乱时代的内地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与后来甚不突出的岳石文化反差颇大。这方面西周以前的情况还不太明白。至于战国时代的稷下之学,则已成为各地学术文化自由输入 的大本营,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没有对外来先进文化的认同和借鉴,变革求强就是一句空话。这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大致已形成共识,无须多言。
2. 齐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齐鲁文化,地域文化名称,确切地说,齐鲁文化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合称。东临滨海的齐国产生了以姜太公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学说又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
3. 齐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化
答案:尊王攘夷的旗号
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立自己爱妃生的儿子王子带为太子。
齐桓公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以诸侯要拜见太子为借口,在公元前655年5月,联合八国诸侯在首止开大会,太子郑在首止和诸侯见了面,一起住了几个月。
周惠王觉得太子郑不听使唤,但又无力和齐桓公抗争,就偷偷派人去劝告郑国不要参加结盟。郑国听了周王的话,离开了首止,剩下的七个诸侯共同缔结了共辅太子的盟约。后来,齐国又去攻打郑国,郑国也参加了盟约。
不久,周惠王死了,太子郑即位为周襄王。周襄王对齐桓公十分感激,派人给他送了祭肉、珍贵的弓箭和车子。齐桓公利用这个机会,于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今河南兰考、民权境内)会合诸侯,招待周王的使者。
史书记载说,春秋五霸,以齐桓公最盛;齐桓公九合诸侯,以葵丘之会最盛。在葵丘之会上,齐桓公代表诸侯各国宣读了共同遵守的盟约。其主要内容是,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这些内容,有些是各国在经济上互相协作的要求,有的是维护宗法统治秩序的需要。条约规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通过葵丘的盛会,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
孔子评价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统一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们的恩赐啊!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拨散头发,衣襟开向左边,变成蛮族统治下的人民了。”桓管几十年的活动,顺应了当时王室衰微,大国崛起的形势,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当时形势的对内对外政策,对齐国的社会发展,对捍卫中原先进文化免受戎狄等落后民族的破坏,建立了一定的功绩。
4. 齐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哪些
第一部分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特色,学界见仁见智。
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精神与民族性格主要是由儒家奠定和陶冶的。
就整部中国历史来说,中国社会是四民(士农工商)社会,士为四民之首。
士的变动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变动。
士代表、弘扬、实践、坚守了中国人的人文理想,担当着中国社会教育与政治之双重责任。
钱穆先生说:“此士之一流品,唯中国社会独有之,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皆不见有所谓士。士流品之兴起,当始于孔子儒家,而大盛于战国,诸子百家皆士也。汉以后,遂有士人政府之建立,以直迄于近代。”
他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有一个很特殊的表现,就是不需要教堂牧师和法堂律师,而形成一种绵延长久、扩展广大的社会。
这靠什么呢?主要靠中国的人与人之道,靠“人”“人心”“人道”等观念,靠士在四民社会中的作用及士之一流品的精神影响。
“孔子之伟大,就因他是中国此下四民社会中坚的一流品之创始人。”
中国古代社会,从乡村到城市乃至政府都有士。
“中国的历史指导精神寄在士的一流品。而中国的士则由周公、孔、孟而形成。我们即由他们对于历史的影响,可知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精神之所在。”
指导中国不断向前的精神被钱穆称为“历史的指导精神”。
他通过详考历史、对比中外,肯定地指出,士是中国社会的领导中心,一部中国历史的指导精神寄托在士的一流品,一部中国历史主要是由儒家精神——周公、孔子、孟子培育的传统维系下来的。
第二部分
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
周公把远古宗教转移到了人生实务,主要是政治运用上;孔子进而完成了一种重人文的学术思想体系,并把周公的那一套政治和教育思想颠倒过来,根据理想的教育来建立理想的政治。
经周、孔的改造,“五经”成为中国政教之本。
经学精神偏重在人文实务,同时保留了古代相传的宗教信仰之最高一层,即关于天和上帝的信仰。
中国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
中国文化是“一本相生”的,其全部体系中有一个主要的中心,即以人为本位、以人文为中心。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
中国文化精神,要言之,只是一种人文主义的道德精神。
第三部分
中国传统注重历史的精神源于“五经”。
周、孔重视人文社会的实际措施,重视历史经验的指导作用。
尤其孔子具有一种开放史观,并在新历史中寄寓褒贬,这就是他的历史哲学与人生批评。
孔子促使了史学从宗庙特设的史官专司转为平民学者的一门自由学问,倡导了经学与史学的沟通。
中国历史意识的中心是人。
中国人历史意识的自觉与中国先民,特别是周公、孔子以来的人文自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特别在儒家,历史、民族与文化是统一的。
民族是文化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文化,而历史也是民族和文化的历史。
民族与文化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才能获得全面的认识。
中国人对历史的重视,对史学的兴趣及史学之发达,特别是“经世明道”“鉴古知今”“究往穷来”,求其“变”又求其“常”与“久”的精神,来源于儒学。
第四部分
中国传统注重教育的精神源于“五经”。
中国古人看重由学来造成人,更看重由人来造成学。
中国人研究经学,最高的向往在于学做周公与孔子的为人,成就人格,达到最高的修养境界。中国古代文化及其精神是靠教育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
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传统由来已久,而儒家则把教育推广到民间,扎根于民间,开创了私家自由讲学的事业,奠定了人文教育的规模和以教立国的基础。
中国人教育意识的自觉不能不归功于儒家。
第五部分
中国传统注重融和合一的精神源于“五经”。
中国古人的文化观,以人文为体,以化成天下为用。
“五经”中的“天下”观,是民族与文化不断融凝、扩大、更新的观念。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同化力,表明中国人的文化观念终究是极为宏阔而具有世界性的。
这源于儒家的一种取向,即文化观念深于民族观念,文化界限深于民族界限。
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性格中的“和合性”大于“分别性”,主张宽容、平和、兼收并蓄、吸纳众流,主张会通、综合、整体、融摄,这些基本上都是儒者所提倡和坚持的价值。
第六部分
钱穆得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指导精神即儒家精神的结论,是有其可靠的根据的。
他极其深入地考察了中国古代思想史,十分肯定地说:“中国思想以儒学为主流”,“儒学为中国文化主要骨干”。
在先秦思想史上,开诸子之先河的是孔子。
孔子的历史贡献,不仅在于具体思想方面的建树,更重要的在于他总体上的建树。
他既是王官之学的继承者,又是诸子平民之学的创立者,是承前启后开一代风气的人物。
正是这一特殊历史地位,决定了他在先秦诸子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整体说来,诸子学标志春秋以来平民阶级意识的觉醒,是学术下移民间的产物。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是将宗教政治化,又将政治伦理化的。
换言之,就是要将王权代替神权,又要以师权来规范君权的。
平民学者的趋势只是顺应这一古代文化大潮流而演进,尤其是以儒家思想为主。
因为他们最看重学校与教育,并将其置于政治与宗教之上。
他们已不再讲君主与上帝的合一,而只讲师道与君道的合一。
他们只讲一种天下太平、世界大同的人生,这就是人道或平民道。
在孔孟仁学体系的浸润下,儒家完成了政治与宗教的人道化,使宗教性与神道性的礼变成了教育性与人道性的礼。
第七部分
以上我介绍的主要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看法,值得再三咀嚼。
接下来,我综合张岱年、胡秋原等前辈的论述,提出中国文化精神的六大特点:
第一,和而不同,厚德载物。
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各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
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
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既重视各民族及其文化、宗教的分别性、独特性,又重视和合性、统一性。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善于化解、超越分别和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与协调性,有民胞物与的理想,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爱好和平,从不侵略别人,反对以力服人,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第二,刚健自强,生生不息。
中国文化凸显了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创造进取。
所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绝不懈怠。
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无数的仁人志士奋发前行,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势力与外来侵略者的凌辱压迫,刚健坚毅精神代代相传。
第三,仁义至上,人格独立。
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舍我其谁的抱负,乃至“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概,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第四,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强调“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
第五,整体把握,辩证思维。
中国古代不缺乏抽象思维,有明确的概念、范畴。
古代辩证思维发达,这属于理论思维,包含了抽象过程。
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
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一二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第六,经世务实,戒奢以俭。
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践形尽性,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
又有尊重劳动的精神,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是: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刚健自强,生生不息;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经世务实,戒奢以俭。
我看以上六条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
5. 齐国的文化特色
作为著名的齐文化的发祥地,淄博市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在国家级历史名城临淄 ,先后发掘出的齐故城遗址、殉马坑、车马坑等著名的文物古迹,充分展现出齐国昔日的强盛。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国故城,文物古迹浩繁,有“地下博物馆”之称。这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1990年后李春秋殉车马坑的发掘,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4年临淄区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改革、开放是齐文化的精髓。齐国发展经济、倡导开放、富国强民的优良传统,成为今天淄博经济文化和对外开放事业不断发展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6.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
文化是一个很难描述的概念,就像你在一座山里,一会看到悬崖,一会看到瀑布,然后看到森林又看到野兽,
可是你却不能说:这座山=悬崖+瀑布+森林+野兽。
但是曾经有一天听到这样一个说法的时候:
自由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虽然我对这句话并不是很赞同,但是这的确给了一个启发,那就是当你无法形容一件事的时候,你不一定要说他是什么,却可以说他不是什么。
这个概念用来表述文化再合适不过了,所以我对文化的理解就是:
文化,就是在某个群体的历史进程中曾经留下的东西。
如果狭义一点:文化,就是在某个群体的历史进程中留到现在的东西。
(其中:某个群体可以是人类整体、或是某个民族、某个国家、某个地域、某个社团甚至某一个家族。)
就像被水流常年冲刷过的河岸,或者被人踩出的小路。在一开始,他们并没有刻意被创造,但是随着时间的沉积他们出现了,并且他们又最真实的反应出了他们所处的环境。
比如四川人爱吃辣、广东人饭前喝汤,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也能看到这是当地气候决的。一个地域的气候就像常年的流水,而饮食文化则是流水冲刷出的河岸形状。
但是形成文化的原因有些是我们刻意考据的,有些则是无法考据的。但是他就那样默默的形成了很长的时间并时刻影响着你我。比如儒家形成的君臣父子观念,你不知道这样的思想是如何形成也没法考据究竟怎样推广的,但是知道现在这些观念都还在影响着我们。
而这里有一个分歧:那就是曾经出现过很久的东西,但是现在消失了,那么他是否还算是文化。
所以一开始对于文化的定义才被分为广义与狭义。
以我国为例,有很多民间技艺都随着社会的变迁消失了,我们能看到的是走街串巷吆喝的艺人越来越少,而在我们短短生命几十年以外看不到的则会有更多艺术形式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潮流中。
我们可以暂且将这些技艺归于某一个群体在某一个特定时期所具有的一个特定属性而被创造出的文化。这些文化的消失同时标志着这一特定属性从这一群体中的剥离。
假设有一天山东梆子这种曲艺形式失传了,你并不能说梆子不再是山东文化之一,更不能说山东文化不存在了,而只能说是创造出这一曲艺的文化属性从山东人民中剥离出来了。而一旦这样,新的山东文化也不同于旧的山东文化了。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加紧保护自己的地域文化,开始征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无异于螳臂当车,少数人是无法阻挡历史的脚步的。历史可以创造文化,同样也可以毁灭文化。不变的是历史的车轮只会永远向前翻滚。当然这并不代表这种文化保护就没有意义,在研究历史的时候,这些行动将保留下重要的历史资料,甚至有可能这些历史资料还是活的。我们可以用金钱让某一门手艺一直一代代传下去,但是却无法让一门渐渐没落的手艺重新兴起。受众没有了,艺术形式再精彩也将无人欣赏。
最无厘头的莫过于某些人走马上任之后要信誓旦旦扬言要建立某某城市文化,或者某某校园文化。你今天可以创造这样一种你认为的文化形式,你的继任者明天就会创造另一种文化形式。殊不知文化并不是被刻意创造出来的,而是被遗留下来的。看似是造福百姓,其实却是浪费金钱,就像一只水獭希望用自己的爪子将一条河流改道一样。
7. 齐文化的精神特质
淄博五区三县是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5个区,桓台、高青、沂源3个县。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南依泰沂山麓,北濒九曲黄河,西邻省会济南,东接潍坊、青岛,是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辖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5个区,桓台、高青、沂源3个县和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淄博经济开发区和文昌湖旅游度假区,总面积59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8.7万。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淄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的故都,因齐国最早兴起蹴鞠运动,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手工业专著《考工记》、第一本农业专著《齐民要术》以及最早阐述服务业的专著《管子》都是在这片土地上写成的。齐文化具有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特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之一。淄博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著名人物,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孙武、左思、房玄龄以及蒲松龄、赵执信、王渔洋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淄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齐风陶韵·生态淄博”旅游品牌优势逐步显现。东部齐国故城文物浩繁,有“地下博物馆”之称,最具代表性的有著名的东周殉马坑、田齐王陵、“二王冢”、“四王冢”和古排水道口、孔子闻韶处等;中部有《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故居;南部有鲁山、原山和峨庄古村落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开元溶洞、樵岭前溶洞、沂源溶洞等绵延数十里的溶洞群以及“沂源猿人”遗址和齐长城遗址;西部百年商埠重镇周村,素有“金周村”、“旱码头”之誉,有保存完好的古商业街——周村大街,是电视剧《大染坊》、《旱码头》故事的发生地和拍摄地;北部黄河流经47公里,马踏湖、大芦湖具有“北国江南”韵味。座落于中心城区的中国陶瓷馆荟萃中外陶瓷精品,展示8000年来淄博生产、出土的陶瓷文物,尽显“淄博陶瓷·当代国窑”风采;荣宝斋淄博分店是百年老字号荣宝斋在中国内地开设的第一家分店;。扩展资料:1945年8月成立淄博特区,设专员公署,隶属鲁中行政区,此为淄博成为政区名称之始。9月撤销。 1946年1月二次成立,7月又撤销。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8月再次成立淄博特区,隶属鲁中南行政区。1949年7月成立淄博工矿特区。 1950年5月成立淄博专区。1953年改为淄博工矿特区。1955年3月,设立省辖淄博市。1959年1月,建立淄博专区,淄博市改为专区辖市,淄博市辖博山、张店、淄川、周村4个区。1961年1月,撤销淄博专区,淄博市恢复为省辖市,仍辖原4个区。 1970年1月,临淄撤县建区,划归淄博市。1983年10月,桓台县划归淄博市。1990年1月,沂源、高青两县划归淄博市。至此,淄博市辖张店、博山、周村、淄川、临淄五区和桓台、沂源、高青三县。1992年11月,设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2年9月,齐鲁化学工业区成立。2011年1月,文昌湖旅游度假区成立。2015年11月,管理区域调整后的淄博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参考资料来源:
淄博市人民政府—淄博概述
8. 齐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
齐韵淄博文盛商兴”。淄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齐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是淄博转型发展、加速崛起的宝贵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齐盛”二字不仅体现了千年齐国的浩浩汤汤,也寓意齐都百年商脉的绵延复兴。
9. 齐国文化元素
齐鲁文化,确切地说,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而东临滨海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
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
10. 齐国的思想
齐国三次改革的内容如下:
一是太公时期的改革。姜太公分封到齐后,及时提出了“简其礼”、“因其俗”的立政主张。政治上,打破“亲亲上恩”的封建等级制度,主张“尊贤上功”;经济上,采取“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
二是桓管时期的改革。内政改革主要推行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的社会编组,国民各有专业,各司其责;经济改革主要是实行由国家管理铁矿开采和煮盐业的“官山海”的同时,建立了“相地而衰征”的新赋税制;军事改革主要是采取国君直接掌握军队,实行“寄军于政”。
三是齐威王时期的改革。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整饬吏治”,即要求地方官吏要大力发展生产,富足人民;官府办事要讲求效率,不许有积案不办;要省刑安民,减少犯罪;不允许地方官向朝廷官员行贿,骗取荣誉和信任。齐国这三次大的改革,为齐国成为五霸之首、战国七雄奠定了基础。
齐国三次改革的意义:不改革就不可能强国富民,立国之本在于改革。联系当前实际,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念,加大改革力度,抓住关键环节,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确保改革的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