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行病甲类和乙类建模
法定传染病分类病种新增至40个
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2种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防控的病种中,在非典型肺炎、肺炭疽的基础上,新增了“新冠病毒肺炎”,取代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丙类传染病新增“手足口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2. 流行病甲类和乙类建模的区别
甲类传染病是传染性极强,而且传播迅速,并且对人的危害性也非常大,因此为甲类,目前有两种,包括霍乱和鼠疫。另外国家规定法定的传染病,主要是分为三类,有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有两种,乙类传染病是有26种,丙类传染病是有11种。
3. 流行病学病因模型包括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的基础。
流行病学是人们在不断地同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的疾病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早年,传染病在人群中广泛流行,曾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人们针对传染病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取防制措施。随着主要传染病逐渐得到控制,流行病学又应用于研究非传染病特别是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及伤、残;此外,流行病学还应用于促进人群的健康状态的研究。
4. 甲类传染病特点
一号病鼠疫(plague)是鼠疫杆菌引发的致死性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被列为我国甲类传染病之首,又被称为“一号病”。鼠疫的传染性极强,病死率很高。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19世纪鼠疫曾造成欧洲1/3人口死亡;1910~1911年,中国东北有6万余人死于肺鼠疫,1920~1921年间又有一次大规模肺鼠疫暴发流行,造成近万人死亡。20世纪80年代,印度暴发了一场鼠疫,造成5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此后,马达加斯加、乌干达等国也相继暴发了鼠疫流行。“2号病”是埃尔托霍乱的代号,又称“副霍乱”。原本是印度尼西亚个别岛屿的地方性腹泻病。1961年,突然在许多国家出现,短短30多年内,波及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300多万人得病,数万人死亡。
其传播速度之快、波及范围之广、发病人数之多,不亚于古典霍乱的各次大流行,因而称为第七次世界性大流行。5号是口蹄疫三、四不知道
5. 甲类传染病的特点是什么
甲类传染病的话主要包括霍乱,鼠疫这两种,如果一旦发现甲类传染病或者是疑似甲类传染病患者的话一定要在12小时之内上报防疫站,并且要将患者单独隔离进行治疗,为了自身的健康着想,千万不能接触传染病人,一般情况都是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来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6. 甲型乙类传染病
当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全国医务工作者踊跃报名积极投身到抗疫最前线武汉,为遏止疫情蔓延争取了有利时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急性传染病,被国家定为乙类甲型传染病,对人体传染性极高,伤害最大。
面对疫情,我国医务工作者舍身忘死,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坚决打好疫情攻艰战,为全面控制疫情的胜利取得了有力保障。医务工作者不辞劳累,舍小家顾大家,以人民利益为重,披星戴月奋斗在抗疫第一线,诠释了我国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境界。
7. 甲乙丙类传染病定义
甲乙丙类传染疾病大概包括39种,甲类的有两种,一类的有26种,丙类的有11种,对这类传染疾病,要按照国家的卫生执行规定监测,其中包括鼠疫、艾滋病、典型肺炎等,治疗的方式可以到疫点或者疫区处理,一定要强行制止,避免出现感染性的腹泻疾病。
8. 甲乙丙流行病分类
故意传播流感病毒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随着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蔓延,人们对于疫情的发展表示极大的关注。世卫组织一再表明疫情发展趋势不可预测,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非典流行时的情形,因此加大防控力度,控制疫情蔓延是重中之重。
目前中国在四川成都和山东济南分别确诊内地第1例和第2例甲型H1N1流感,无独有偶,两例都是输入型流感,而且都是由中国在美洲的留学生带回来的流感。而病例在回国行程中活动范围广泛,与之有过密切接触者目前还未完全找到,因此而产生的后果怎样还无法预计,但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流感防控工作带来相当的难度,给人们也带来了恐慌。虽然政府部门对于流感防控作出了相应的规定,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难免存在漏洞。而面对流感,不但是政府部门,每个公民都有一份责任,这份责任不仅仅对自己、家庭更是对社会的责任。
因此根据甲型H1N1流感发病情况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对于来自封疫区的、无流感症状者的入境人员应当先行医学观察一周。
目前阶段我们不能限制来自疫区的人进入国境,但是甲型H1N1流感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发病前一天已经具有传染性。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对于来自疫区的入境人员,即使无任何流感病症,也应当先进行一周的医学观察。确定无可疑症状后,再进行社会活动。这在表面上看是影响了入境者的行程,但是这与一旦确认病诊流感而非有效隔离带来的后果相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二、了解流感症状,加强自我防护和自检,发现症状及时就治。
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如感不适,出现高烧、咳嗽或喉咙痛,应待在家中,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和朋友,并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去医疗机构之前,应该首先与医护人员进行联系,报告自己的症状,解释为何会认为自己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如果没法提前与医护人员联系,那么当抵达医院寻求诊断时,一定尽快把怀疑自己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想法告知医生;去医院途中,用口罩或其他东西遮盖住嘴和鼻子。
三、防控流感,公民责任应提升到法律高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笔者认为,光有民事方面的赔偿是不够的,对于那些已经出现流感症状并且多种情况表明有可能感染病毒,比如来自疫区、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有过密切接触者,应当采取隔离、就医措施而不采取,无视他人安危到人员密集场所,最终确诊并导致他人被感染者,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115条第2款的规定,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解释中所说的“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灾害。
9. 流行病学建模
第一章:建模 预测 。对变化进行建模,酵母生长例子中, 引入猜测的影响因素,进行建模。 传染病,相互作用。 看到分析,影响因数 理论还是有他的意义在的。先猜有哪些影响因素,然后去建模。先参数化建模,然后分析参数对他的影响
第二章:建模过程比例性几何相似性:
例子1.从不动云层滴落的雨滴,感悟, 先由物理直观去感受哪些会有影响。既有尺寸在里边又有比例在里边。很简单可是却比较有启发性。